「胖星期二」的寵愛,也是狂歡節假期的重頭戲:Mardi-Gras,這一天傳統上要吃個鮮奶油做成的甜食 Berliner(融合甜甜圈+泡芙),吃完這份令人滿足舔舌的甜品,婦女們才能甘心情願開始實行減肥計畫,因為春天再過幾天之後,就要正式登門拜訪囉!

悶得可久了,歐洲冬天從十一月開始氣候灰濛濛、冷颼颼,二月狂歡節的來臨,正好足以紓解鬱悶心情。歐洲的狂歡嘉年華會與巴西不太相同,如果你想像比基尼上空女郎跳著森巴舞,那可會大失所望;對我而言這個節日證明了潛意識裡人人都有「扮裝癖」的喜好,男女老少享受失序,自由想像角色扮演,將舞台、面具、皇冠、服裝搬上街頭,無須在乎他人眼光與社會批判。

「冷靜」這個名詞不適用於這個節日。尤其在街頭遊行時,打扮得越奇怪越瘋狂越五彩繽紛,越是可以收集到各種灑下來的糖果禮物。內行的歐洲人都知道,參加狂歡節要隨身攜帶小購物袋,來裝盛嘉年華皇后從花車上揮灑下來的各式糖果、文具、水果...等等紀念品,才有滿載而歸的快感。

狂歡節的緣由是從羅馬天主教廷而來,虔誠的天主教信徒在四月齋戒期前四十天,不能吃肉、蛋以及富含油脂的食物,而嘉年華會可說是禁食前的縱慾與享樂;這對於今天愛美與瘦身的時尚女士說來,無疑成了減肥的好安排,我週遭女性朋友們已相約定,吃完「Mardi-Gras(Fat Tuesday)」的奶油甜甜圈後,下星期開始攜帶低脂低熱量「體重監視(Weight Watch)」午餐盒。

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方式慶祝嘉年華會,但多離不開「遊行」與「面具喬裝」兩大重點,著名的威尼斯嘉年華會,比利時歷史名物Carnival of Binche,以及德國萊茵河區搶城市鑰匙的傳統,近代以來許多人利用嘉年華會的兩大特色,訴求政治意圖,歷史上萊茵河區也曾經在嘉年華上反普魯士與法國人的侵襲,利用鼓聲與軍樂隊團結勢力,成了今天在德國酒吧常聽到的冬季音樂。

ps. 英文Carnival= 法文Carnaval